(文章轉載:非常婚禮作家專欄)

記住,無論發生任何事,千萬別意氣用事,別輕易說出『我不要結婚了』這句話!

相信在辦理結婚大事過程中,一定難免需要溝通討論,若處理的不當或雙方各持已見,很有可能導致雙方有不愉快的情況產生,爭吵其實也是一種溝通,只不過要吵的漂亮,吵的雙方沒有任何不滿,沒有任何委曲,可是很重要的課題,避免在邁向快樂幸福的過程中,衍生令人不悅的插曲,而成為一輩子的不能抹去的記憶,甚或更大的事端而終生悔恨。

在台灣,結婚的禮俗是因地、因人而有所不同,是沒有統一的規矩。客家人跟本省人禮俗就不一樣,北部跟南部禮俗也不一樣,就算是黃家跟王家是鄰居,禮俗也是有所不同;有些新人家庭奉守古法,一切按步就班,有些則是邊聽邊辦婚事,就是聽從或參考有經驗的街坊鄰居或親朋好友的意見,猜想應該多數新人家庭辦理婚事是屬於後者居多。所以說囉!結婚禮俗是沒有統一的標準,只要新人雙方家庭能彼此良性溝通,達成共識,便能快快樂樂的共結姻緣,雙方家庭便能成為好親家。

新娘子似乎經常是扮演結婚的溝通橋樑『婚事協調者』,這可真是難為新嫁娘呢!除了要採購物品、拍攝婚紗照、擔心自己的造型化妝…等,還要擔任雙方禮俗儀式的溝通橋樑,往往在辦理結婚過程中,新娘子是有滿腹的委屈及無法比擬的壓力,卻無人能懂、無人能訴,這份委屈可能來自於未來的公公婆婆、無法比擬的壓力可能來自於自己父母親,再加上不解風情的準新郎,更是讓新娘子心情無法調適,有時後,甚至會懷疑起為什麼要結婚,或是興起不想結婚的念頭。這真的是對新娘子的人生試驗呢!


建議若能有中間人來擔任溝通橋樑,如媒人婆或有經驗的長輩..…等,不要由新娘子來擔任這樣的角色,這樣對大家都好,雙方的磨擦也會減少許多,新娘子的委屈也會隨之減少。但是,實際上還是有很多新娘子不放心或不得已,擔任起『婚事協調者』或是『傳聲筒』的角色,結婚事情很繁瑣,常有因為男方家長堅持某項原則,女方不配合,或是女方家長堅持某項原則,男方不願配合,而很難溝通,嚴重者甚至會發生爭吵。意見不同是一定會有的,一定要妥善處理,進行良性互動溝通,千萬別負氣說氣話,話說出口可是要負責任的。

溝通是需要技巧的,而最重要的是新娘子的心情調適,凡事往好處想,別鑽牛角尖,見招拆招,作個有EQ的美嫁娘。

想要打破溝通的障礙,你可以先從分析障礙的特性著手。分析的過程可以幫助你了解:

人與人之間難免有溝通上的障礙。

可能的障礙有那些。

這些障礙對你會造成什麼影響。

這些障礙對對方會造成什麼影響。
了解上述的問題之後,你就可以開始進行溝通過程中最重要也最艱鉅的工作了﹕『打破溝通的障礙』。當然我們不可能完全排除種種的溝通障礙,不過,了解障礙的本質並接受它們存在的事實,有助於你克服這些困難,超越障礙以進行溝通。如果你能找出形成障礙的因素,它們可能不再是干擾,反而成為訊息的一部分了。

當意見有不同,就需要進一步的討論與表達不同的看法,在與雙方家長溝通時態度切記要柔軟,要認真傾聽,以『尊重』最為溝通傳達之原則。同時謹記以下原則:

先表示贊成其意見,也認同其部份想法

說明不同意見的理由

講話要保持彈性

要尊重對方的回答

不要任意插嘴

溝通有時不會一次就成功,有時候要經過多次努力,或有些退讓,才能達成目的;再次提醒,千萬不要因一時氣憤而說氣話喔!有時後話比刀峰還利,傷人更深呢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ung356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